膠質瘤是什麼 牙齒矯正 膠質瘤是由腦部膠質細胞長出來的腫瘤,是一種最常見的腦部原發腫瘤,由於是土生土長的,常常與正常的腦組織交織在一起,邊界不明,增加治療的難度。
膠質瘤的發生率
膠質瘤不算常見,在台灣的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三,遠低於乳癌及肺癌,一般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青壯年,但各年齡層都有,筆者的患者從剛出生的嬰兒到近百歲的老人都有。
為什麼會得膠質瘤
目前唯一確定的致病因子是放射線,講手機則還沒有證明有關係,有極少數的家族有遺傳的傾向。大多數的患者可能還是因為不明原因導致基因突變,細胞癌化所造成。
膠質瘤的分類
一般根據細胞惡性的程度分為四級,一二級常被稱為低惡性度,三四級被歸為高惡性度。最新2016的病理細分類除了原有細胞型態還會加上分子診斷,如第三級星狀細胞瘤,具IDH1突變。
膠質瘤的症狀
最常見的是頭痛,頭暈,癲癇,單邊肢體無力或麻痺,失語症,甚至意識不清;有許多年紀大的患者常被當成是退化失智而較晚診斷。值得注意的是此種頭痛多是隱隱作痛,脹痛,甚至清晨痛醒,而不是像大多數的偏頭痛都是固定區域或是睡覺會改善的。
膠質瘤的診斷
一般影像診斷要靠核磁共振,但最準確的診斷還是要靠病理判讀組織檢體,所以切片甚至開刀取得檢體甚為重要。現在的精準醫學,一定要靠分子診斷,治療也才能對症下藥。
活動假牙是口腔修復中非常常用的修復的方式,優點主要有:
1、價格相對植牙便宜,很多患者是比較能接受,大眾化被大多數患者所能夠承受其費用;
2、容易清潔,可以擁有較好的維護口腔衛生習慣,以及口腔衛生環境等等;
3、在不損傷左右的好牙齒在牙體預備的過程中,對牙體的磨損以及精修等等基本無創。
雖然活動假牙優點還是比較多的,但是活動假牙也有一定的缺點:
1、體積相對比較大,試戴以及取出需要適應的過程;
2、由於假牙體積大,異物感相對其他植牙方式可能就要大,因此患者適應的過程也相對較慢,可能需要一個月左右;
3、相對其它的植牙方式維護比較麻煩,每天早上起床以後,要先將泡在乾淨碗自來水裡的假牙取出,並將假牙洗乾淨以後再戴上,吃完飯以後也要進行活動假牙的清洗,晚上睡覺的時候,要將活動假牙清洗乾淨,將口腔的牙齒清洗乾淨以後再睡覺,千萬不能戴活動假牙睡覺喔。
膠質瘤的手術治療
雖然膠質瘤是惡性的,但大部分的膠質瘤都是可以治療的 ,而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更好。尤其是低惡性度的膠質瘤,北歐文獻報告指出,接受手術切除的病人預後比只接受切片診斷的病人長期追蹤要來得好。另外法國的千例研究也指出,接受完全切除的低惡性度膠質瘤平均存活可達14年。臨床上也常看見有些患者因畏懼開刀,只採用了觀察或是一些民俗療法,等到腫瘤長大,甚至級數增加,開刀的困難度也增加了許多。
腦瘤專家陳品元醫師:膠質瘤的開顱手術雖然不容易,但是目前因為科技的進步,術中可以利用電腦導航以及電生理的監測,做更精準的切除。
如果要保存更多高等的神經功能,例如語言功能,則可使用喚醒的開顱手術方式,讓病患在術中配合測試,確實保留神經功能。在筆者的努力之下,運用混合實境的3D導航喚醒開顱手術已是常規的手術方式。
膠質瘤的追加治療
治療膠質瘤,除了開刀還需要追加放射線治療或是化學活動假牙治療,復發時可以使用標靶治療。目前最熱門的免疫療法,還是屬於臨床試驗的階段。由於每個病患的狀況不一,如何微調治療的配方需要團隊的討論及配合,在筆者服務的醫院,神經外科,放射腫瘤科,腫瘤內科,復健科,護理師,個管師,營養師及心理師等專業人士,就會定期開會討論每位個案的治療計畫,運用全方位的治療, 精準的打擊腦瘤。
面對膠質瘤,遵循專業隱適美醫療團隊的建議,積極的治療與追蹤,就會獲得最好的效果!
全瓷冠與傳統假牙最大的差異在於美觀性。傳統假牙因為含有金屬材質,所以在假牙靠近牙齦邊緣處會有染色之情形發生,呈現灰黑色的狀態。如果是在前牙美觀區選擇傳統假牙,時間一長容易造成牙齦染色,諸多患者會因此無法接受。除了牙齦染色之外,在醫師全程使用顯微鏡微創精準的研磨牙齒後所製作的全瓷冠與傳統假牙,於密合度上亦有相當程度的差異,運用牙科專用顯微鏡放大至25倍的檢查,即可一目瞭然,假牙須有好的密合度,才不會產生縫隙造成食物堆積,滋生細菌,進而導致二次蛀牙。